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是當今世界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學體系之一🚜,它具有原本性、綜合性、參與性,創造性等特點,它將音樂融於詩詞、兒歌、律動、遊戲、欣賞之中,啟迪學生音樂潛能,充分感覺藝術魅力。
奧爾夫音樂教學起源於德國,它創始人是德國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奧爾夫先生。他所創立的這套兒童藝術基礎教學體系己打破了音樂範疇,廣泛采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為孩子打下堅實的藝術基礎👷♂️。
實踐發現✩,這種教學法可激發孩子們濃厚的學習音樂的興趣✊🏿,而興趣就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從一開始的父母老師逼著學🚵♂️,到後來自己主動要求學🙅,我認為這就是奧爾夫教學法的真諦,真正的把孩子從鋼琴凳子上解放下來🥉,讓他們快樂開心地去主動接受音樂知識,真正做到享受學習音樂的過程👥,而老師帶給孩子們的只是一個學習的方法👷🏿♀️🦜,是用一種遊戲的方式在玩中,使他們快樂的掌握所要學習的要領,並且記憶深刻。
奧爾夫教學法是將音樂、語言🏌🏽♂️、舞蹈🧑🎄、美術、戲劇等表現手段結合在一起的音樂教學體系👨🏼🍼。奧爾夫認為音樂是人類最自然最原始的行為👨🏻🦯,人們不是要作為觀眾,而是要作為演奏者參與其中,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樂趣。
奧爾夫教學法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音樂來自於自然➔,就存在於我們的身邊,甚至我們自身也可以作為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比如跺腳🤳🏿,拍手,撚指等,配上各種各樣的節奏就可以發出美妙的音樂。身邊最簡單的一樣東西就可以發出千變萬化的聲音🕺🏻⛹🏿,一張最普通的報紙用不同的方式處理就可以發出千變萬化的聲音,不同力度的抖動👨👦、摩擦🔦◾️、撕碎↙️、拍擊等等就可以製造出刮風、下雨、小河淌水、放鞭炮🧜🏼、點禮花等各式各樣的聲音📅,讓我不得不感嘆奧爾夫音樂的奇妙,報紙一直都存在🚾,卻又有誰想用它就可以製造出奇妙的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一幅奇幻的畫面。奧爾夫教學法真正的讓我感受到了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不能刻意的走進音樂,而是應該讓音樂自然而然的走向我們🧜♀️👨🏻⚖️。
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老師的話很少,只是提出關鍵性的問題,給孩子充分發揮的空間。奧爾夫的教學實踐正是通過這種即興的創造活動開啟了兒童想象力的閘門,把他們放入想象、幻想的自由天際去翱翔、馳騁。
在奧爾夫課上🫲🏻,老師還會經常給學生一些即興創編的機會,這不僅僅開發了學生們的創造力,也使學生們學會了團體協作精神,而且也是對學生們所學知識的鞏固與加深✊,也是對音樂教學的一個探索。在每次創編結束的自評、互評🎍、師評🧗♂️,都是對自身的一種提高。自評,也就是自己評價自己,我認為創編的成功與否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要看清自己🏋🏼♂️🪳,自己要能夠清楚地發現自己的不足與長處,自己認識到的問題,往往也是可以記憶最深刻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學間互評,我認為這種互評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對方就像一面鏡子,也許我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但從這面鏡子裏發現的問題🚥,往往也許是我們經常犯的、卻又是自己不易發現的。對方的優點優勢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相互學習優點🧎🏻➡️,改正自身的不足⛔,幫助對方找出問題🧟,並且改正問題;幫助對方發現,並且發揚他們的優點優勢。最後一步師評,由老師總結雙方的優點與不足,全方位的對我們進行系統分析,從創編到大家相互間的評價,做出最細致客觀的評價,使我們有了一個明確的尺度與標準,對於老師的肯定與建議我們也是積極的吸取改正。自評🏌️♀️、他評、師評,我認為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步驟💂♀️👨💼,可以使學生全方位的認識到自己長處與不足👨🏻🎤👨🏻🎓,從而進行改正與發揚。
通過對奧爾夫教學法課程的學習,我認為任何一種知識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於書本與課堂🥐,要把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到社會實踐中🎨,也就是教育學中的田野工作👯♀️。在教學以及各種社會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探索,課本上的東西是死的🥔,我們要靈活的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夠發現,我們所學的東西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我們的實踐中是可以進行改變與創新♖,只有走進孩子𓀐,走進社會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麽,社會需要的是什麽,你才能夠知道你自己到底要去做什麽,需要怎樣做,無論是書本還是老師給予我們的只是知識😀,真正的經驗還是要靠自己在實踐中積累,我認為知識的積累與社會實踐是同樣重要的。
奧爾夫課的學習教會給了我們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但是還需要我們自己將它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真正的做到把孩子從鋼琴凳上解放出來🧑🏻🦼,讓更多的孩子快樂輕松地學習音樂♔。